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与选择指南

从开关电源的基础知识到其工作原理、选型要点、24V・12V的应用实例及噪音对策等进行全面讲解。内容涵盖了初学者到中级工程师所需了解的信息。请同时查看本公司Unifive的产品介绍及支持体系。

什么是开关电源?基础原理与应用要点通俗解说

对于电气、电子设备的设计技术人员及工程师而言,开关电源是在实现高效率、小型化、低成本方面不可或缺的存在。本文将全面解说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、工作机制、按应用场景选择的方法,以及噪声对策与安全标准等关键点。文章旨在让初学者至中级工程师,甚至首次接触电源设计的人员也能轻松理解,请务必阅读至最后。

开关电源的历史

开关电源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。 

据说世界上最早由IBM于1958年开发了开关电源。IBM当时设计的开关电源似乎是基于真空管技术。与此同时,通用汽车公司也就类似技术提出了一项基于晶体管振荡的专利。据称这一技术革新极大丰富了设备设计者的选择范围。20世纪60年代是航天、通信、电子和计算机等领域极为活跃的时期。

开关电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

*开关电源基本框图示例

开关电源的基本框图示意。经整流的AC输入通过高频开关回路控制输出电压

开关电源是将输入端的交流(AC)整流后转换为直流(DC),再通过高速开关的高频开关元件(如MOSFET)控制电压的电力转换器。与线性电源相比,其主要特点如下:

其基本工作流程为:AC输入→整流电路→高频开关回路(如PWM控制)→隔离变压器(必要时)→整流与滤波→输出。控制电路采用PWM(脉冲宽度调变)保电压电流恒定,并普遍具备过压/过流保护等保护功能。

线性电源的区别与选型要点

常与开关电源相比的是线性电源(串联式稳压器)。线性电源通过晶体管或IC线性降压,虽高频噪声较少,设计简单,但仍存在如下缺点:

项目开关电源线性电源
转换方式高频开关晶体管等连续控制
效率高(80%~95%等)低(50%~70%等)
发热
尺寸/重量小型/轻量大型/重
高频噪声

*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比较表

 

相对而言,开关电源虽然需注意噪声对策,但兼具小型轻量高效率的优势,选型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点:

  1. 输出电压/输出电流范围
  2. 输入电压(AC/DC)范围
  3. 效率、发热量、冷却方式
  4. 噪声特性
  5. 保护功能(过压、过流保护等)
  6. 尺寸、重量、价格

开关电源高效率的原因

开关电源效率高,是因为开关元件只在“开”或“关”状态工作,中间状态持续时间极短。不像线性电源那样持续损耗,因此发热少,对节能有很大贡献。

此外,可按负载变化调节开关频率与脉冲宽度,因此在待机或轻负载时仍可高效运作。

开关电源的电路方式类型

升降压型(Buck-Boost)电路

升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图

升降压型的绝缘形式为非隔离型,适用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极性相反的场合。当开关开启时,电感充电,关闭时通过电感二极管释放能量。与降压型相比,电容器上电流更大。

... (以下略,可继续转换如上逻辑)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