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切換式電源?原理與選擇的完整指南
從切換式電源的基礎知識、運作原理、選擇要點,到24V・12V的應用範例與噪音對策,進行全面性的解說。內容充滿初學者至中級工程師想要了解的資訊。請同時參閱本公司Unifive的產品介紹與支援體系。
什麼是切換電源?淺顯易懂地說明基本原理與活用重點
對於電氣與電子設備的設計技術人員與工程師來說,切換電源是在實現高效率、小型化與低成本化時不可或缺的存在。本文將綜合說明切換電源的基本結構與運作原理、依應用的選擇方式,以及雜訊對策與安全規範等關鍵要點。也為新手~中階工程師與初次接觸電源設計的人士整理成容易理解的內容,歡迎閱讀至文末。
切換電源的歷史
切換電源的歷史可追溯至1800年代。
據說全球第一個開發切換電源的是1958年的IBM。當年由IBM設計的切換電源似乎是以真空管技術為基礎。同時期通用汽車公司亦以電晶體振盪的方式申請了類似的專利,據說這項技術革新大幅拓展了設備設計人員的選擇空間。1960年代是航太、通信以及電子與電腦等各領域整體發展非常熱絡的時代。
切換電源的結構與運作原理
*切換電源基本方塊圖示例
|
切換電源是一種電力轉換器,會將輸入端的交流(AC)整流轉換成直流(DC),接著利用高頻切換元件(例如MOSFET)以高速開關的方式來控制電壓。與線性電源相比,具有以下顯著特徵:
- 效率高:透過切換操作僅提供所需電力,能有效抑制漣波與發熱,提升效率。
- 體積更小:藉由高頻切換,小型化變壓器濾波元件成為可能,讓電路板空間更有效率。
- 可支援寬輸入電壓:依據控制電路,有許多產品可對應100V到200V的範圍。

其運作原理大致為:AC輸入→整流電路→高頻切換電路(PWM控制等)→隔離變壓器(視情況而定)→整流與平滑→輸出。多數控制電路會搭載能穩定輸出電壓與電流、並防止過壓與過電流的保護機能,如:PWM(脈寬調變)。
